切削加工E6897B1DA-689-定州福东飞设备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切削加工的解释如下:1、切削加工是指用切削工具把坯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
2、金属切削加工是利用工件和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用刀具上的切削刃切除工件上的多余金属层,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加工质量零件的过程!
3、常见的切削加工有车、镗、刨、铣、钻、磨等;
切削热通过对切削温度的影响而影响整个切削过程?
它可影响刀具的磨损和刀具的耐用度,从而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影响切削温度的重要因素是切削速度,其次是进给量和切削深度?

刀具的前角、主偏角、负倒棱和刀尖圆弧半径对切削温度影响。

刀具的锋利程度和工件材料的硬度都会对切削温度产响。
1.法线进刀和切线进刀轮廓加工进刀方式一般有两种:法线进刀和切线进刀,如图1所示;

由于法线进刀容易产生刀痕,因此一般只用于粗加工或者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工件。
法线进刀的路线较切线进刀短,因而切削时间也就相应较短?

图1法线进刀与切线进刀方式在一些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轮廓加工中,通常采用加一条进刀引线再圆弧切入的方式,使圆弧与加工的第一条轮廓线相切,能有效地避免因法线进刀而产生刀痕,如图2所示。
而且在切削毛坯余量较大时离开工件轮廓一段距离下刀再切入,很好地起到了保护立铣刀的作用!
图2圆弧切入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手工编写轮廓铣削程序时为了编程的方便,或者为了弥补刀具的磨损,常常采用刀补方式进行编程,即在编程时可以不考虑刀具的半径,直接按图样尺寸编程,再在加工时输入刀具的半径(或补偿量)至指定的地址进行加工?

但要注意切入圆弧的R值需大于所使用的刀具半径r,否则无法建立补偿而出现报警,如图3所示。

至于进刀引线的长短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但要注意减少空刀的行程。

图3切入与刀补的建立2.非典型轮廓加工中的进刀方式在对于一些非典型轮廓的加工,采用切线进退刀的同时,还应沿轮廓走多一个重叠量L,可以有效避免因进刀点和退刀点在同一位置而产生的刀痕。

重叠量L一般取1~2mm即可,如图4所示。
图4切削重叠量二、挖槽和型腔加工中的进刀方式对于封闭型腔零件的加工,下刀方式主要有垂直下刀、螺旋下刀和斜线下刀三种,下面就如何选择各下刀方式进行说明!
(2)如果使用含氢的切削液,切削过程中在高温下将分解释放出氢气,被钛吸收引起氢脆!
也可能引起钛合金高温应力腐蚀开裂1.先粗后精零件的加工一般应划分加工阶段,先进行粗加工,然后进行半精加工,最后是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应将粗精加工分开进行;
2.先主后次先考虑主要表面的加工,后考虑次要表面的加工?
因为主要表面加工容易出废品,应放在前阶段进行,以减少工时的浪费!

应当指出,先主后次的原则应正确理解和应用。
次要表面一般加工量较小,加工比较方便,因此把次要表面加工穿插在各加工阶段中进行,就能使加工阶段更明显和顺利进行,又能增加加工阶段的时间间隔,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让残余应力重新分布并使其引起的变形充分表现,以便在后续工序中修正?
3.先面后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因为平面一般面积较大,轮廓平整,先加工好平面,便于加工孔时的定位安装,利于保证孔与平面的位置精度,同时也给孔的加工带来方便!
另外,由于平面已加工好,对于平面上的孔加工时,使刀具的初始工作条件得到改善!

4.先基准后其他用作精基准的表面,要首先加工出来。

所以第一道工序一般进行定位基面的粗加工或半精加工(有时包括精加工),然后以精基面定位加工其它表面。

目前,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高速切削机床转速在每分钟1.5万〜2.5万转左右。
利用高速切削可以使加工效率提高10倍以上,可大大缩短制模时间?
经高速切削精加工后的模具型面,仅需略加拋光便可使用,省却了大量修磨拋光时间?

切削方式SC加工,即在导光板正面以切削方式制造出一条条长沟型的结构,与棱镜片结构类似的镜面设计,更能增加辉度提高的效果,但在均一性的表现上则不如印刷方式的导光板结构。